崇德力行 创新强国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厉业余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今年有幸荣获“江苏省模范教师”称号,离不开“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教育方针的指引,离不开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思想的熏陶,离不开“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教育信念的坚定,离不开“一辈子站在讲台、一辈子站稳讲台”教育目标的追求,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崇德力行 创新强国》,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崇德力行担使命
崇德就是要崇尚真善美,崇尚英雄人物,崇尚模范榜样,崇尚伟大精神。“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张桂梅老师伸出一双贴满膏药的双手,令人泪目。16年来,她带领一个团队坚守一所学校,疾病缠身“拿命去办学”,怀着帮山区女孩改变贫困命运的初心,无私奉献,把2000多名可能辍学的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校园,诠释了师者之大爱、之大美。正如颁奖词所说:“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这种榜样给人宽广的胸怀、不凡的气度、拼搏的勇气,深深地感化着大家,让知识得以传承,文明得以赓续。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流淌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近百年的中国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的奋斗史,一部物质文明的创造史,同时也是一部革命精神的发展史。“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正引领和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仁爱之心是四有好老师的重要特征之一。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我在青海高原支教的500多天里,当看到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庞,我的心酸了;当看到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的心动了。当孩子学习遇到挫折想放弃时,多么需要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哪怕一个肯定的眼神!当孩子家庭困难准备辍学时,多么需要一双温暖的援助之手!支教期间,我先后资助17位贫困学生走出大山。帮助孩子上大学就是一种精准扶贫,努力推动孩子微笑地奔跑,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让西部孩子同样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力行就是努力实践,知行合一。我们每一位同学应当崇尚时代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任何事不去做都等于0,努力去做的人成功率等于80%,拼命去做的人成功率会接近100%,越努力,越幸运。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但却没有。好的人生都是拼搏奋斗出来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没有退路;滴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它贵在坚持。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的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你努力的样子真美!
二、创新强国勇作为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宏观世界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都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前沿。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深海、深地探测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拓展新的视野。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宽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究进入精准调控阶段,从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走向合成生命、设计生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生命伦理的挑战。
我们青年学生是创新强国的主力军,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创新强国有我,要求我们必须志存高远、坚守理想、坚定信念。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创新强国有我,要求我们必须珍惜时间、勤奋刻苦、练就本领。增强学习紧迫感,孜孜不倦奋发向上,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创新强国有我,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不负韶华、奋斗不息。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美好的梦想,终究要靠奋斗来实现;生命的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担当,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奋斗是个人成长的阶梯,也是成就人生价值的旅程。奋斗的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只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奋斗者、进取者,才能成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谢谢大家!
